COR-冠菌素是一种新型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是全球第一个实现产业化的分子信号调控剂。冠菌素信号分子参与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众多生理过程,在水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等大田作物的 水稻和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其产量和品质必然的联系到我国的粮食安全。不良天气对粮食造成的减产愈发严重,严重时造成10%~20%的减产。 研究显示,高温干旱胁迫条件下,用冠菌素处理有利于小麦叶片维持较高的相对含水量,促进可溶性蛋白的合成,提高细胞的渗透调节能力,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缓解高温对植物的伤害,提升其抗高温能力。进而提高小麦千粒重以及产量。 实际使用中,在水稻的拌种、破口前和齐穗期使用冠菌素可以有明显效果地的提高水稻的产量,相较于对照方案产量增加18%,同时增强对逆境、病害的抵抗能力,品质也更佳。 大豆对光温敏感,尤其在出苗期,对低温的敏感性不但制约了大豆在高纬度地区的生产,也影响了南方春毛豆的种植,进而限制了我国大豆养殖面积的扩大和产量的提升。 目前的研究显示,以一定浓度的冠菌素包衣或拌种能提高大豆低温条件下的出苗率,在大豆苗期喷施冠菌素能大大的提升大豆产量,这对于我国大豆种植以及国际大豆贸易有着深远的影响,可作为我国食品安全战略储备技术以应对全球贸易的冲击。 据中国农业大学作物化学控制研究中心的研究结果为,冠菌素处理玉米能明显提高叶片中的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冠菌素处理的玉米幼苗气孔张开程度更大,因而二氧化碳进入增加,且充分的利用了气孔吸收的二氧化碳,从而可保持比较高的光合作用,合成更多的干物质,玉米幼苗茎基部和根长均增加。 研究表明,冠菌素处理后的玉米明显降低了株高,增加了穗下节间的最大直径,增强了节间抗折断力,从而增强了玉米茎秆的抗倒伏性能。同时冠菌素处理后的玉米显著缩短了穗下节间长度,降低了穗位高,增加了穗上节间长度,拉开了穗上部叶片的间距,减小了单株叶面积,缩短了营养和水分向地上部运输的距离,增加了运输横截面积,促进了产量的增加,并使得群体内光照充足,为合理密植及防倒伏创造了有利条件。适宜浓度的冠菌素还可增加玉米的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降低秃尖长度。 研究表明,冠菌素对棉花有增产作用,可增强棉花对病害的抗逆性,促进棉花生长,茎秆强壮,促使棉花提前成熟,进而达到增产的作用。 低浓度的冠菌素有利于增加棉花的耐盐能力,而高浓度的冠菌素则能促进叶片的脱落,有利于棉花机械化收获,其使用效果和低成本也将为棉花生产提供广阔的市场应用价值。 综合而言,冠菌素在作物增产、防病、抗寒上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作为一类全新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冠菌素的未来值得期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趴着高考、身体被敲断4次,世界首例反向折叠人矫正手术完成,“折叠男孩”姜延琛已能躺平,将重返大学校园 2岁男童在餐厅用餐期间被割伤,家属索赔49000元,商家:家长未尽到监护责任 蚂蚁消金:依托4亿支付宝用户半年净赚超14亿,今年已甩卖29.96亿个人不良贷款 官方回应!上海星巴克一顾客持续咆哮10分钟,店员被骂哭,旁边还有孩子…情绪不稳定太可怕 英超BIG6本轮仅曼城&曼联无缘胜利,曼联开赛2轮最惨1平1负排第16 华为 Pura80 系列手机获鸿蒙 HarmonyOS 5.1.0.217 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