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丁二酸行业产业链、竞争格局、重点企业及投资风险
发布时间:2025-04-21 06:24:05     来源:bob网站

  行业进行多年跟踪研究,使用桌面研究与定量调查、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解读行业市场,深度挖掘行业潜在商机;科学运用研究模型,多维度对行业投资风险做评估后精心研究编制。

  近年来,随国家环保政策的推动,可降解性材料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等产业得以迅猛发展,从而带动对丁二酸需求量不断地增加,加快丁二酸生产技术的更新及其行业的快速发展。2024年7月,工信部等9部门发布《精细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提出重点打造基于大宗农作物秸秆及剩余物等非粮生物质资源利用的生物基材料体系,强化与石化、煤化工、盐(矿)化工等产业耦合,发展乳酸、1,3-丙二醇、丙烯酸、丁二酸等生物基聚合物等,形成对现有化石基材料的有效补充。

  我国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实现了丁二酸的产业化。当时生产丁二酸的是糠醛氧化技术,且产品主要销往国外。20世纪90年代我国丁二酸的发展遭遇了一个低潮,生产公司数慢慢地减少,产量也逐渐降低。进入21世纪后,由于白色污染相当严重,我国开始实施“限塑令”的政策,从而使得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生产技术获得了重视和发展。作为PBS的主要的组成原材料,丁二酸再次引起了众多投资者和企业关注。据统计,2023年我国丁二酸产量为11.35万吨,需求量为10.59万吨。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对生物基可降解塑料需求量的将一直增长,用于替代白色污染物的生物基可降解塑料市场在会逐渐扩大。近年来PBS其他生物基可降解塑料的需求推动丁二酸需求的迅速增加,市场规模也迅速增加,据统计,2023年我国丁二酸行业市场规模为15.99亿元,市场均价为1.51万元/吨。

  目前我国丁二酸生产企业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大部分企业为精细化工企业;二是大部分采用顺酐电化学还原法(电解法),但单套装置生产规模不大;三是顺酐催化加氢法技术的工业化得到初步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以丁二酸酐联产丁二酸为其工艺特点之一;四是国内微生物发酵为基础的丁二酸绿色生产的基本工艺也是刚刚起步,工业化生产中任旧存在问题。我国生产丁二酸的厂家大多分布在分布在山东、安徽、上海、陕西、山西等。

  《2025-2031年中国丁二酸行业发展运行现状及投资潜力预测报告》对丁二酸行业发展环境、市场运行现在的状况进行了具体分析,还重点分析了行业竞争格局、重点企业的经营现状,结合丁二酸行业的发展轨迹和实践经验,总结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和坏因,对未来几年行业的发展趋向进行专业预判。帮企业、科研、投资机构等单位了解行业最新发展动态及竞争态势,把握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先行把握商机,正确制定投资战略、提升公司经营效率、合理规避投资风险。

  本报告数据来源主要是一手资料和二手资料相结合,本司建立了严格的数据清洗、加工和分析的内控体系,分析师采集信息后,严格按公司评估方法论和信息规范的要求,并结合自己专业经验,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筛选,最终通过综合统计、分析测算获得相关产业研究成果。

  华经情报网隶属于华经产业研究院,专注大中华区产业经济情报及研究,目前主要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包括传统及新兴行业研究、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市场调查与研究、专题报告、定制报告、工业园区大数据、产业链地图等。涵盖文化体育、物流旅游、健康养老、生物医药、能源化工、装备制造、汽车电子等领域,还深入研究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慧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消费、新金融、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新兴领域。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